-
扯出民族自决大旗的各种独立运动,真的占据道德高地吗?
1918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将民族自决原则提上国际议程。它通常被定义为一个民族自行建国的权利。最近加泰罗尼亚和库尔德的例子说明,这条原则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全文]
-
美国人能否在避免战争的情况下适应中国崛起?
我认为可以。但唐纳德·特朗普让我产生了怀疑。美国仍将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只是不会通过20世纪70年代的那种方式实现。我仍然对“美国世纪是否终结?”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其实没有,但与始于1945年的美国世纪会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全文]
-
如果马可·波罗能够见证“一带一路”
美国与中国在货币稳定、气候变化、网络规范和反恐等多个问题的合作上有很多共同利益。尽管“一带一路”战略将使中国在承受地缘政治成本的同时享有地缘政治收益,但在大的战略格局中,游戏规则不可能被这一战略轻易更改。[全文]
-
遏制中国?只有中国自己能做到
虽然中国崛起已经引起印度、日本、越南等国严重的焦虑感,但亚洲对地区势力平衡的需求给美国的介入也提供了良好条件。眼下特朗普在外交政策方面首先应该做的是调整其话语方式,让美国的盟友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信,美国将继续承担维护自由世界秩序的责任。[全文]
-
“笨蛋,是经济”这话还管用吗
对于诸多西方民主国家来说,今年的反精英主义风头正盛。不列颠最终脱欧;特朗普出人意料地捕获共和党选民人心;民粹主义党派横扫德意志等国家。但民粹主义的崛起也并非仅因经济低迷。波兰是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却选出了民粹主义政府。[全文]
-
特朗普将有利于中国确立对美优势
唐纳德·特朗普,作为共和党呼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却对美国的各项结盟政策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因为他脑子里装的是一套19世纪的世界观。那时,美国人仅仅关注在西半球的利益。由于缺乏庞大的常备军队(当时美国海军规模甚至小于智利),美国在19世纪全球力量均衡体系中只扮演了一个小小的角色。[全文]
-
约瑟夫·奈PK米尔斯海默:中国定能和平崛起
《外交官》杂志网站发布访谈短片,解读中国和平崛起与中美关系。访谈由米尔斯海默与约瑟夫·奈主讲,对话由他们亲身经历的“中国故事”展开。观察者网独家译制该片,得到了读者的积极响应,特将字幕整理为文字稿,以飨读者。[全文]
-
“美国世纪”还远没有结束
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已经是或者最终会成为世界主要超级大国,其中包括约一半的美国人。奈认为没那么快。美国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的最重要原因是,它没有一个切实的对手:欧盟太四分五裂,俄罗斯太腐败,印度太穷,巴西的生产力太低,至于中国……[全文]
-
中美建成新型大国关系,有机会的
中国渴望在东亚扮演更重要角色,美国则有一众需要它肩负防御责任的亚洲盟友。与一个世纪前的英国相比,美国有更多时间来管理与崛起中大国的关系,中国则比当年的德国有更多的动力来约束自己。这提供了一个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机会。[全文]
-
美国人还是从头学打仗吧
当今军队应该准备打怎样的战争?政府在回答这一问题上的历史记录实在糟糕。越南战争后,美国武装部队将它所学到的反叛乱知识打入冷宫,结果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又吃了二遍苦头。认为光靠武力就能改变中东和其他地区,是一个危险的谬误。[全文]
-
中俄会再次结盟吗?
中国将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阅兵式观礼的消息传出后,国内外再次传出了对中俄“结盟”的猜测。然而,在约瑟夫·奈教授看来,中俄双边贸易本来就严重失衡,中国与俄罗斯进行合作的意愿也是有限的,上世纪中俄联盟的主要原因是二战后和冷战前期的中国过于贫弱。[全文]
-
夹在中美之间的欧洲,何去何从
对欧洲来说,中国崛起的影响是深远的。与一些分析家的观点相反,中国不像纳粹德国或苏联,并不急于推翻现有国际秩序。利益与价值观,欧洲能兼得吗?[全文]
-
今日中美不是一战时的德英
今年是现代史上一起转折性事件的一百周年纪念。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它是否会再次发生。《终结和平的战争》认为:“人们忍不住想把今天的中美关系与一个世纪前的德国和英国关系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也是令人清醒的。”约翰?米尔斯海默表示:“坦率地讲,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然而,今天的世界与1914年相比有几个重要的不同。[全文]
-
中国太不会说话了
信息时代大国间的博弈不是看哪个国家拥有最强大的军力,而是看谁的故事讲得更动听。尽管中国的软实力已有大幅度提升,但世人的评价却没有那么高。中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全球化程度甚至不如美国好莱坞。信息时代最稀少的资源就是可信度,中国要发展软实力,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执行既定策略的过程中设法提升其在外国人民眼中的可信度。[全文]
-
变革型和渐进型领导人哪个更好?
领导学专家强调说,起重要作用的是那些高瞻远瞩、行事作风激励人心的变革型总统,而非那些渐进式的交易型总统。我仔细研究了20世纪美国影响力日益增长时的总统,发现许多总统的确很重要,但其方式并非全如专家所言。[全文]
-
对话约瑟夫·奈:中国变富,美国会受益吗?
当所有人都在说美国衰弱时,约瑟夫·奈或许是全世界最坚决地拒绝承认这一点的。他创造了“绝对衰弱”和“相对衰弱”两个词,进而论证美国只是在综合实力上被新兴国家追近了,但美国也在奔跑,而不是后退,至于他国能否追上美国,或者超越美国,奈的结论是“不得而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