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千年大一统已经很难,新领域又带来什么挑战?
今天一些新的权力资源也在出现,如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这就意味着在新领域里,国家的权力也在重新分割和分配,有一部分在国家手里,有些可能掌握在社会、企业或个人手里。处理得好,就是协同发展;处理不好,会不会有新的割据或贵族式的出现?[全文]
-
“福利社会主义”更成功?这是掩盖历史真相
过去有人常说,西北欧国家在社会主义方面更成功。虽然,这些“福利国家”表面上会呈现出部分社会主义色彩,但是最后必然会走向“福利资本主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主义一直被当作幌子,现在随着西方国家国际地位的下降和内部共识的解体,这种制度已经在走向失败。[全文]
-
欧洲努力了这么多年,秦始皇2000年前就帮中国干完了
中国在秦朝就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欧洲一体化走了这么多年,可以说在制度、器物、标准层面,很多都逐渐实现了一体化,但书同文没实现。欧洲一体化最大的障碍也在这。[全文]
-
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一个美国式悲剧
基于自由主义价值观,一些人喜欢强调枪支是公民抵抗政府暴政的工具,并以2014年美国内华州的牛仔武装抗法事件为例。实际上,美国宪法原义并未明确保障个人本位的持枪权,这种观念的兴起,其实是利益集团推动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结果。[全文]
-
满足美国体制有效运行的条件,正在一个个消失
西方自由民主制度虽然一度“看起来很美”,但它是一朵温室中的花朵,存在和运行需要十分严格的条件和昂贵的代价。而功用只能是给一个安全无忧、存在共识、大致平等和总体富裕的社会锦上添花,很难帮助国家解决重大的危机和挑战。美国历史就是最好的例证。[全文]
-
十月革命比美国革命更民主,为啥苏联不如美国命好?
亨廷顿之前讲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大意是说“如果中国和德国失败了,还是中国和德国;如果美国和苏联失败了,我们就什么都不是。”这句话在苏联身上应验了,苏联解体变成什么都不是了。美国会不会走这一步呢?[全文]
-
蒙内铁路带肯尼亚“走出非洲”,但它还缺这些东西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餐桌上,一位当地法学教授说反对修建蒙内铁路,因为铁路从国家公园穿过,会威胁野生动物的生活。我问,那人民如何发展呢?他说人民过得很好,为什么要发展?我指着一桌美食说,铁路至少可以让居民吃上更便宜更好的食物,他回答说人们并不一定非要吃这些东西。 [全文]
-
德国怪美国大哥忘了初心,这还是同一个西方世界吗?
现在就是这样一种诡异的画风:西方的带头大哥美国要批判西方价值观,历史上被吊打才不得已进入西方的德国小弟却在指责大哥忘了“初心”。中国的一些自由派朋友急于臆想中欧联手抗美,希望忽悠中国加入自由主义“还乡团”,但这八成是一厢情愿,希望是要落空的。[全文]
-
没了美国这把保护伞怎么办?我送欧洲三个锦囊
今天的美欧矛盾只是刚刚开始,其症结就在于双方对安全威胁的来源、性质、程度等的感知差距拉大了。特朗普找欧洲人要份子钱应该也只是个开始,北约保护伞注定会逐渐褪去。生意人特朗普就是上帝派来拯救生意民族美利坚的,至于欧洲人的安全?——“你们该独立自主了!”[全文]
-
西方陷入了难以制造共识的陷阱
二战后西方国家以共识政治自我标榜,但是不愿意谈及共识形成的真正历史,其实共识是例外而非常态。现在产生了一种矛盾的怪圈,只有不断制造共识才能支撑自由民主,自由民主本身却在不断摧毁共识,最后自由民主变得只有靠极强的意识形态控制才能维系。[全文]
-
哪有什么联欧抗美,先把美欧分手原因搞清楚吧
美国牛仔丝毫不在乎欧洲人的玻璃心:既然法德老牌列强不跟我玩,干脆就甩开你们,去跟东欧小伙伴交朋友。美国时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干脆把欧洲分成两半,紧跟美国的东欧叫新欧洲,法德叫老欧洲。小布什更是画了条线,要么当盟友,要么当敌人。[全文]
-
美国该向大秦取取经
其实,美国历史上和咱们春秋战国面临着一个类似的问题,即怎么能够让这么多人认同于一个民族身份?为什么我是美国人,而不是爱尔兰人、法国人、德国人,采取手段的基本逻辑和路易十四的法国以及秦始皇时的中国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是自由主义的话语把这个问题屏蔽掉了。[全文]
-
温水煮青蛙:美国中产阶级的没落
在去阶级化的中产社会假象下,美国的工人阶级成了温水中的青蛙,虽然30多年来经历了收入增长停滞、经济地位恶化,却迟迟未能觉醒。如今,他们绝望地抓住普选制这根救命稻草,但投票给特朗普跟投给奥巴马一样,结果注定只是令人失望。[全文]
-
为何阶级分析理论难以解释这次美国大选?
从2016年美国大选的辩论议题和选民两极分化来看,美国似乎出现了“阶级政治的回归”,阶级问题重新冒了出来。那么,“阶级”这一概念能否准确地概括社会分野?阶级分析理论适用于美国大选吗?使用阶级分析法又该如何把握好“度”?[全文]
-
不管谁撩谁,不用担心川普被亲台人士牵着走
虽然特朗普在推特上特意强调是蔡英文“撩他”,但不管谁撩谁,这通电话还是引起了高度关注。不过,美国关注台湾问题的人就是一个小圈子,和特朗普没有太深的交情,特朗普上台之后主要得向两个群体交待,亲台人士并不在内。[全文]
-
什么样的制度是好制度?
其实我们不必纠结于什么是最完美的制度,每一代人努力建设最适合自己时代的制度就好。[全文]